上海乍浦路:曾有上百家饭店,比美食更悠久…

王婧伊

π_π

  《繁花》落幕,上海的道路、建筑却更加鲜活。从黄河路到进贤路,从外滩27号到“至真园”。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地方叫乍浦路。

  在剧中,乍浦路是饭店老板娘卢美琳发迹的地方;现实中,它是电影《酱园弄》的拍摄地。

  11月6日,电影《酱园弄》在乍浦路造景施工,许多人前往打卡。 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陈悦 摄

π_π

  “以前乍浦路是美食一条街。先是乍浦路,再是黄河路,乍浦路是第一个。”顺旺基快餐店紧邻电影《酱园弄》中乍浦路的拍摄地,问及这条路的过往,老板娘直接将其对标近期被电视剧《繁花》带火的黄河路。

  做旧的墙面、复古的海报、毛笔字体的招牌,乍浦路(武进路-海宁路段)的老上海风情扑面而来。前几日造景施工期间,这里已经成为了沪上热门打卡点,带着“长枪短炮”来直播、拍照的人络绎不绝。

  1月9日,乍浦路(武进路-海宁路段)封路,不少人在两边的路口张望、拍照。没人不知道围挡之内的事——里面正在拍电影。《酱园弄》、陈可辛、章子怡……这些名字被人们反复提及。

  “早几天生意好,今天就不行了呀,路给封掉了。”顺旺基老板娘说,封路对生意还是有些影响,不过剧组把盒饭的订单给了她。路口执勤的民警表示,1月11日道路将恢复通行。

  11月6日,电影《酱园弄》在乍浦路造景施工。

  陈可辛导演的新片《酱园弄》,取材于1945年轰动上海滩的一桩杀夫案。因电影拍摄需要,正在旧改的乍浦路被加以改造,营造出民国时期上海的街景,高墙上的两个大字“酱园”几乎出现在所有打卡照片中。不过,真正的酱园弄其实位于黄浦区新昌路,因张振新酱园而得名。

  而真实的乍浦路,也有自己的故事。老上海人梁欣诚说,自己以前在乍浦路拉黄鱼车卖水果,对这一块儿很熟悉,“九十年代上海滩,乍浦路、黄河路,哪个老板财产多,就看谁放鞭炮多。那个时候万元户很少,他们放个鞭炮就几十万元。乍浦路美食街标志性的就是王朝大酒店,是最热闹、最有名的。现在饭店不开了,租房间给人家。”

π_π

  堪称“小香港”的美食街

  根据《上海市志》,上海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陆续兴起了三条美食街——乍浦路、黄河路、云南南路。

  1980年代初,乍浦路只是一条布满石库门老房子的普通小马路。1984年,一名叫丁宝根的年轻人率先将民居破墙,开出了一家个体点心店。虹口区工商局发给他的营业执照是001号,而在那时,上海的餐饮企业大多是国有的。这家点心店在几年后被改造成“丁香饭店”。

  1988年下半年,24岁的待业青年钱进在乍浦路开设“蒙利酒楼”,乍浦路美食街的面貌由此开始。1989年乍浦路还仅有13家餐饮店;1992年,乍浦路美食街餐饮迅猛发展,餐饮酒楼达到76家;1993年,乍浦路美食街拥有各类餐厅、酒楼108家;1996年为120多家。

  2024年1月9日,许多人在乍浦路海宁路路口拍照。

π_π

  在电影拍摄现场的另一侧(靠近武进路),一面装饰有花卉鸟禽的半圆形墙体也吸引了不少人驻足。此处是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西本愿寺旧址,1931年建造,是第一家在中国建立的日本佛教寺院,仿日本西本愿寺式样,有印度佛教建筑特征,马蹄形的拱形大厅,沿街东山墙为大的半圆形火焰形券面,券上饰莲瓣浮雕,券下缘为禽鸟浮雕的带饰,其下原有浮雕已不存。

  许多老人坐在昆山公园靠马路边座椅聊天。

  向南而行,乍浦路中段是昆山公园,许多老人坐在沿街座椅上晒太阳。公园不大,却是中国现代公园的起源之一。它始建于1898年(清光绪21年),英式风格,取名为“虹口公园”,华人不能入内;1934年向华人开放,更名为“昆山公园”;“文革”期间,园内建窑烧砖,开挖防空工事,树木破坏殆尽;1981年开始修复,1983年再次开放;2016年,公园再次改建,历经百年的昆山公园重现英式园林风貌。

  乍浦路上还诞生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第一所美术学校。1912年11月23日,年仅17岁的刘海粟任院长的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来改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在此开办。它引进西洋美术教学体系,创美术教育史先河,掀开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史上的第一页,此后也培养了一大批中国的美术大师。

  从四川北路公园到乍浦路桥,穿过飘着饭香的餐馆、充满历史的建筑、正在建设的地块,经过1920年建造的龙蟠街公寓、1931年建造的小浦西公寓等,百年历史在这一公里长的乍浦路上徐徐展开。“酱园弄”之外,这条路上有许多可以探索的地方。

  (本文部分内容综合自上海市地方志网站、《文汇报》)

标签:酱园上海公园昆山美食

发表评论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