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换"心":艺术改造激发老旧社区新活力

浪哥

(*>.<*)

  2021年,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学子在教授与艺术家的带领下走进陆家嘴街道,经过对东昌大楼、东昌新村、市新小区等十三个社区的实地探访,以及对“横渡社会学艺术节”与“中华艺术宫论坛”等学术论坛的参与,深入观察、了解、应用了艺术介入老旧社区微改造的方法与实践,在艺术介入的调查与建设中感受到了社区的新环境、微改造的新形式、社区居民的新活力。同学们在艺术微改造的深度研究中探寻老旧社区改造与社区动员自治的新出路,在基层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调研前期,团队成员通过梳理大量文献与资料,了解当前全国老旧小区改造的情况。他们发现,大量老旧小区存在基建、安全与管理问题,且公共文化空间严重缺位,亟需改造。而目前的改造方式主要由政府进行自上而下的主导,居民参与度较弱,可持续性不高,且主要满足基础需求,对精神文明发展的正向作用难以体现。而陆家嘴街道的艺术微改造实践则通过艺术介入社区改造,在满足公共环境文化需求的同时,吸引社区积极分子参与并扩充形成自治队伍,提高广大居民对社区自治的参与感与认同感,从而焕发出持久的内生活力。

  本次调研之所以选择陆家嘴街道作为实践点,是因为陆家嘴因繁华与发达闻名遐迩,而在城市天际线的靓丽剪影下,截然相反的是发展中被“落下”的抱残守缺、陈陈相因的老旧蜗居。环境脏乱差、基建与文化建设严重不足、邻里氛围冷淡、公共事务参与程度极低,以东昌新村为代表的老旧小区俨然成为了“繁华下的冷角”不被看见与关注,但居民在此的生活质量与精神文化需求仍需被重视与改善,而艺术介入微改造是值得实践的方法,以此来完成社区改造、文化繁育、自治动员的三重效果。

  其中重要的“田野点”是位于陆家嘴街道的东昌新村,其作为老旧小区的典型代表,与背后高耸入云的陆家嘴“三件套”格格不入。2019年起,社会组织和艺术家着手对这个占地面积达450平方的大车棚进行改造,在居民志愿者的协助下,原本脏乱的车棚焕然一新。2021年10月起,团队成员进入东昌社区协助筹办上海大学联合东昌社区策划的“龙门石窟”艺术展,其逐渐成为东昌社区的地标性建筑与居民日常交流的话题,是小区居民引以为豪的骄傲。

  艺术家王南溟强调:“当代艺术的最大特征是打破艺术与生活的边界。”艺术展览将生活空间中常见的车棚变成了一个自助式博物馆,其既具备整齐停放车辆的基本功能,又将平日只出现在新闻中的“三星堆”、龙门石窟等带来居民身边,居民得以在茶余饭后、送车取车的过程中,体会到文化艺术对社区环境的改造和提升。居民对此反响热烈,并自发组成志愿“突击队”进行讲解和维护,对社区的认同感得到显著增强。

  其后,团队成员走访了东昌大楼“楼道美术馆”。1987年,13层的东昌大楼是当时陆家嘴的制高点,被作为东昌消防队的瞭望塔。2021年8月,这里被布置为“瞭望塔上下”的陆家嘴记忆展系列的首展,由原东昌消防队赵解平老师提供的口述史、拍摄的老照片和瞭望塔建筑模型组成。王南溟老师表示“楼道美术馆”旨在通过展示楼栋变化,反映浦东的发展,唤起居民的共同记忆。在东昌大楼住了20多年的老居民叶芝英,看到楼道经过艺术改造后面目一新,便主动请缨担当起“在地馆长”。可见,艺术微改造将功能性的楼道转化为文化欣赏与历史传承的空间,极大激发了居民的自治热情。

  在对以上诸多田野点进行实地走访与质性访谈后,团队成员进一步来到位于陆家嘴街道的市新小区,针对“艺术电梯”项目开展走访调研。团队成员分别访谈了市新小区居委书记、物业公司、业委会代表、楼长、居民和艺术家团队,了解各主体对于“艺术电梯”的看法与期待。

  在中华艺术宫举办的《艺术社区与未来哲学:人、社会与行动的意义论坛中》,耿敬教授强调,从艺术乡建到艺术社区实践,是从各种实践与概念中走向成熟,丰富居民的生活实际与品味,在流动的参与中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基层实践是青年不可多得的成长平台,是想法、才能、抱负施展的最好之处。深入调研与参与建设不仅让同学们可以着眼于少被关注的微末之处,了解老旧小区改造的急迫与难题,尝试利用艺术介入的方式促进社区多元美好发展,切实地为中国城市治理新思路贡献想法与力量。自强不息,砥砺前行,上大青年始终在路上!

标签:艺术改造社区居民老旧

发表评论 (已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