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滨水步道总长超200公里,还是市级标准!明年还将在这些河道实施——

霞姐

(+_+)?

  记者从近日区政协举行的“公园城市·花香闵行”网络议政会上获悉,截至目前闵行已建成市级标准滨水步道超200公里,明年还将启动三鲁河、六磊塘、蒲汇塘等滨水步道建设;未来全区规划大型绿地内也要有6%的水面积。会上,区政协委员、学生代表、相关专家就城市慢行系统优化贯通、绿色资源网络共享提出建议意见,区相关部门负责人予以回复。

  闵行市级标准滨水步道已超200公里

  就“慢行系统优化贯通、绿色资源网络共享”,市民通过多种途径纷纷提出意见建议,其中滨水步道受到较多关注。有市民建议滨江步道增设公厕及母婴设施,设置步道公里数和动线,增加路标及夜间照明,动静区域隔开,促进公共空间使用率,增加休息座椅,方便市民休息,科学便民使用安全,提高健身质量。

  区水务局局长陆彬文在回应中称,滨水是城市公园建设的重要板块,根据市水务局“连续可走的、可跑的,宽度不小于2米、长度不小于300米”的标准,截至目前闵行该类步道 总长度已超200公里。今年新建完成了9.2公里,2024年将结合骨干河道整治,在三鲁河、六磊塘、蒲汇塘等进一步实施。

  他表示,将在有条件的骑行慢行区域,结合现有步道基础,实行景观功能融合提升,打造高品质滨水空间样板。有关水绿资源综合利用林水复合,闵行科创公园已有案例,水务已跟绿容建立沟通机制, 在大于4公顷的公共绿地公园建设中落实6%的水域面积

  下一步将跟区绿容对接,在虹桥前湾、紫竹滨江西延伸开展林水复合试点建设,向水要林,向林要水;结合大治河以南村宅规划治理,跟区规资局合作做调整,在符合土地利用的基础上进行 水绿一体化的设计,增加有效调蓄空间,提升蓄水和森林覆盖率。

  区绿容局副局长吴培红表示,闵行滨水空间建设正在逐步推进,黄浦江第一湾公园已建成20年左右, 正在研究更新改造,包括公园的配套设施服务点、饮水点等等。

(+_+)?

  希望公园绿地设施可在线预约

  议政会上,区政协委员王海滨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住在闵行的他说晚上散步时经常会感慨在市中心有这么一大块“绿肺”!接下来可能要考虑 多元互通的绿色网络搭建,这个网络包含闵行所有公园绿地的绿色信息,“像天气预报一样,市民可在线预约、安排时间”。

  他建议推出公园绿化设施的电子地图,方便游客游玩休闲时查询,“哪有合适的露营地,可以查找”,他提出,“闵行的公园、路灯都有编号,可利用物联网大数据,提供智能化管理服务”。

  此外,王海滨委员还建议对水资源整合,建立雨水收集系统,满足公园用水,为绿地提供灌溉水源,通过跨部门沟通合作,形成统一高效的绿色资源管理。

  记者获悉,区绿容局正在积极推进“闵行绿容智慧服务平台”建设,将内嵌公园城市智慧游憩引导系统。综合各类生态环境技术与辖区内公园绿地实时情况, 以小程序形式打造面向市民的公园城市智慧游憩引导系统,构建特色标识系统和游憩引导系统,实时发布各类开放空间实时环境信息、植物观赏信息与游憩建议等。

  打造自然科普主题生态空间

  还有人提出,以绿道为线,以闵行的公园和口袋公园为珠将它们串起来,把市、区、社区绿道打通形成一张网,绿道公园串珠成线、连片成网;还有网友建议 公园里的路要全程无障碍,小的地方要平整,多安排些长凳,供游客休憩。另外,能否由园艺提供支持,结合居民自治, 因地制宜持续保护乡土植物,为本地植物提供栖息地水源,组织科普活动,让更多市民了解生态科普价值

  关于闵行的公园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区绿容局副局长吴培红表示,公园绿地建设也在尝试探索 植入自然科普教育,比如在建设中的环城生态公园带春申公园增加了自然科普内容,设想打造自然科普主题。在已建成的公园绿地比如浦江郊野公园,有一处城市荒野基地,也在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同时总体推进 “公园 公共服务”,文化、体育、科普等,提升公园服务能级。

标签:闵行公园步道绿地科普

发表评论 (已有条评论)